【威傳媒記者孟憲玉/台北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於111年11月2日假臺北市t.Hub—內科創新育成基地1樓會議室及開放式空間舉辦「東方茶,西方WAY:手沖/科技鬥茶會」作為年度北區茶產業跨域輔導成果發表活動場域。

▲水保局林長立副局長參加北區茶產業跨域輔導成果發表會展區合照。(圖/城基國際提供)

  11月2日邀請中華民國茶藝協會甲等評茶師陳煥堂、天禾國際、微光咖啡、EIGHTeeN、VVCAFE、陶作坊、GEESAA、台灣咖啡研究室、坪林東成茶葉、三峽祥興茶行、林口達彪茶園、南港台北女兒茶、南投名間華陽茗茶、三峽戴記茶坊、台東鹿野紅烏龍合作社、木柵金盆茶園、新竹峨眉茶莊、三峽安和社區發展協會、桃園市網路公益推廣協會、好飲學院、意翔村、雪山傳奇農場股份有限公司、乘興院、攪攪時蔬、錦堂文化等24個單位共同參與活動開幕。

  此次活動由水保局林長立副局長蒞臨現場致詞,上午09:50起邀請產業內專家進行2場次分享,包括「專題講座:台灣茶產業的發展問題與對策」、「趨勢論壇:《茶的未來式》——手沖茶與智能沖泡的邂逅」,並於現場陳列展示此次12支台灣特色精品手沖茶粉包及應用介紹。下午13:00起則邀請合作咖啡師以咖啡器具進行手沖及機器沖煮體驗,讓參與茶農、業界先進及報名活動之消費者透過垂直品飲及實作,感受手沖茶的樂趣。

▲活動現場。(圖/城基國際提供)

現代人如何更為容易的喝到一杯「好茶」?

  從1980年代罐裝茶、泡沫紅茶的興起,一直到珍珠奶茶在國人共同的推廣與努力下享譽全球。「茶」作為福爾摩沙重要經濟作物與商品,儼然已經成為全球消費者的日常。然而,面對傳統茶館逐漸消失的台灣街頭、現代健康的飲食趨勢、人力資源匱乏的勞動市場,應該如何透過更為多元且新樣態的傳承,將台灣茶的精品樣貌呈現給全球消費者?

  中華民國茶藝協會甲等評茶師陳煥堂:「年輕的消費者逐漸消失,要能先讓他們容易、願意且真的接觸到『好茶』風味,對台灣特色茶的文化和品鑑產生興趣,才能帶動養成新的一群消費者。重要的是,要避免讓台灣茶的產製方向被現在的快消飲品的市場反向控制,否則台灣傳統茶文化的技藝傳承和底蘊將逐漸消逝。」

  農委會水保局林長立副局長表示:「今年我們北區茶產業跨域計畫邀集了12家茶行參與手沖茶粉包的製作與推廣,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透過更為多元的沖煮方式,突破既有的傳統框架,讓年輕人、消費者更為容易地喝到一杯『好茶』、理解『好茶』,進而幫助台灣茶農拓展茶葉銷售的新方向與新通路。」

  天禾國際總經理蘇怡睿與微光咖啡創辦人余知奇則認為,「藉由當前市場咖啡館消費型態的確立,這樣具備第三空間的實體通路,是我們可以嘗試合作的對象。特別是手沖茶粉包的開發設定基本上是依循咖啡應用的邏輯進行開發,對於咖啡師或消費者沖泡茶不需要額外的設備器具,利用咖啡沖煮的手法一樣可以完成一杯好茶,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現代人泡『好茶』難的痛點。業者同時可以利用IOT的機器設備,有利於解決了營運人力教育訓練與沖泡技術穩定的問題,對於連鎖體系應用及產業有相當大的幫助。」

  活動現場則邀請網紅咖啡師VVCAFE主理人學長及EIGHTeeN專責評茶師葉冠麟共同講解手沖茶相關應用,透過GEESAA機器沖煮表現,及咖啡師利用咖啡器具手沖進行對照品飲以及實作,讓受邀參與的茶產業及咖啡產業內夥伴共同品鑑分享交流,期許茶農、茶行、咖啡師、咖啡館的參與可以作為標竿發揮擴散效果,共同推動茶產業消費升級、跨域轉型與新創應用,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將台灣好茶再一次推向國際。

(資料來源:WinNews-威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