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報導】
東海大學消息指出,一年一度全國火星任務競賽結合第二屆全國科學節,今(14)日於臺中自然科博館盛大舉行,活動吸引了約70支隊伍,將近300位高中及大學生參加競賽。開幕儀式邀請主辦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及東海大學副校長王立志代表致詞,今年安排前瞻火箭中心ARRC實體火箭降落在國立自然科博館展出,讓太空迷一睹為快。
火星任務競賽今年已邁入第六屆,競賽項目有高中及大學科展,運用科學理論解決在火星上的生存問題並進行現場展演,今年首度加入國際科展觀摩賽,由印度和馬來西亞的高中團隊前來進行線上科展與台灣的高中生互動;所有火星任務比賽採開放式競賽,科博館參觀民眾都可以直接與參賽同學互動。
智能車避障賽,需靈活運用感應器以及程式編碼,自行打造火星車並且在仿真的火星表面賽道上進行障礙賽。火星降落比賽更是刺激,參賽隊伍模擬真實火星車降落火星表面上的驚險過程,自行設計降落設備搭載在主辦單位準備的無人機投射艙中,在高空中進行投放必須精準降落在靶心目標中。
東海大學副校長王立志表示,今年結合農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創意學院及國際學院共同展示。在極端氣候的火星上,透過科學的方法,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尋求各種可能的因應之道。這不僅是競賽,更是一個讓大家一起觀摩、成長的學習場域。
科博館館長焦傳金在開幕式時表示,很高興科博館能和東海大學合作火星計畫,無論是登入火星、解決極端氣候或是找尋一個未來人類可以居住的地方,希望同學們能在這當中找尋問題並設計方法解決問題,這就是競賽活動的精神。
來自高雄楠梓高中二年級的蔡竣翔同學表示,參加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多了解在火星上如何克服微重力的問題以及在太空中如何運動,即便是在太空中仍可以自在生活。
除了競賽之外,火星任務也由東海大學打造火星生存主題的展示場,由化學、物理、應用數學及建築等科系來展現專業能量解決火星上可能遇到的問題,其中建築系以3D列印方式展示火星建築與仿生設計。
今年特別展出前瞻火箭中心ARRC實體火箭、近距離看真實火箭,給太空迷帶來很大的滿足。火星展場還包括未來火星建築及城市、火星上如何畜牧的太空酪場、低碳生質能源循環的火星智慧屋、熱電半導體發電體驗,以火星環境參數所設定的智慧體能中心等多項高能展示,除了參賽選手之外,科博館的參觀民眾也能夠在火星展示專區體驗不同的科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