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延續吳鳳科大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代間共融」的主軸,「幼見幸福嘉園」計畫團隊於110年12月7日(二)早上9點30分,在吳鳳科大舉行「有色、有聲-愛在青銀幼幸福的圓圈圈」代間共融活動。活動由吳鳳科大幼保系學生與美的幼兒園幼生以太鼓拉開序幕,在長官簡短致詞後,愛在青銀幼幸福之間的聲色活動立刻開展。參與本次代間共融活動的機構包括嘉義市小橘子非營利幼兒園、宣信國小附幼、博愛國小附幼及嘉義市祈樂園、嘉園、常樂園、拾智園等4個日照機構或社區據點的高齡長者。全場次幼青銀三個世代包含90位的幼生、30位高齡長者、50位高中職生及150位大學生。

吳鳳科大幼保系學生與美的幼兒園幼生以太鼓拉開序幕
吳鳳科大幼保系學生與美的幼兒園幼生以太鼓拉開序幕

  今天所有的活動由大學生設計,設計的亮點都以能創造老幼深度互動的活動為主,如幼青銀一起從事大型的藝術集體創作「圓圈畫」。圓圈畫是近年新興的藝術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大家一起跟隨指示按步驟利用點、線、圈,畫出圖案,也可以在別人畫過的圖案及線條上再加以創作堆疊,最後同心合力繪畫出一幅帶有藝術感的作品。圓圈繪畫就是學習欣賞別人和自己畫的尺寸和形狀,顏色,畫什麼都可以,有學過、沒學過畫的人都能參與,達到藝術治療的效果。今天代間共融所從事的圓圈畫,由現場超過200人次的幼青銀共同創作,呈現在吳鳳校園的道路中,希望透過圓圈繪畫能體現包容Inclusiveness,合作Collaboration,創造Imagination的精神意涵。

藝術集體創作「圓圈畫」
藝術集體創作「圓圈畫」
藝術集體創作「圓圈畫」
藝術集體創作「圓圈畫」

  今天活動的另一個特色是遊戲,包括20件優秀大專組、高中職組代間共融教玩具創作成果展示、廠商代表與創作者的技術商品化交流、老幼STEAM概念的玩具共遊、老幼彈珠王擂台等,希望老幼共融共遊的結果能共同獲得快樂。活動中也融合多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的成果展現,如南華大學以「大林慢城」為主軸的慢城慢食慢遊綜合展示、「諸羅桃城好厝邊‧安全享壽呷百二」的「老幼槌球」、「打貓捉蟲幸福趣」的藝術活動設計、「溪崎百變‧創新融合」的「打地鼠-STEAM版」、虎尾科技大學的資訊技術指導等,這些計畫團隊成果都以生動的方式讓老幼可以實際體驗,增添今日活動的豐富與深度。

  「幼見幸福嘉園」計畫團隊的實施,從第一年的祖孫共融進階到第二年的老幼機構共融,希望帶來深度而真實的代間互動,雙方平等而互惠,這樣的活動有賴於更多代間共融方案的開發設計。吳鳳科大蔡宏榮校長表示: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的意義除了服務社會以外,最重要的還要教育參與的學生獲得能力,貢獻地方,在地就業,在地創造。這樣不僅成就社會與學生的平等互惠,也成就產業與學界的互惠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