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專題報導】

  陶藝的價值取決藝術家生命深刻的領悟,從作品中可揭示其藝術精神與哲學內涵。陶藝家路慶麟、陳梅臻雙人合作的泥編陶藝創作,無論在釉色或編織造型富有濃厚的生命底蘊,值得介紹大家。

  於2月9日午後,來到太平「明園陶舍」採寫陶藝家路慶麟賢伉儷,路慶麟是朝陽科大工業設計系兼任教師,服務時間長達將近十年,他也是校友,於2021年獲聘該校工業設計學門講座教授,同年更完成博士論文《電瓦斯窯燒製古青瓷之研究》,年過七十的路老師,是一位兼備專業學養的工藝師及教師。

路慶麟陶藝創作之路

  談及以前玩篆刻、書法、盆栽、裱褙等都是跟著名師學習的,路慶麟說,由於這些都有許多受限,諸如空間或取材的受限,唯獨玩陶藝可以滿足他對藝術創作的渴望。

  路慶麟表示,釉藥是陶藝的生命力,他喜歡釉藥是它在色彩造型的變化豐富且無常,他認為釉藥就是色彩,它做出來的東西是造型,在陶罐子上可以刻字或彩繪,在陶藝則通包了整個藝術領域,最大的功能還能使用把玩。自古以來,陶藝無法列為八大藝術範疇,因為陶藝太生活化了!雖然無法提升創作者的地位!但他就是熱愛喜歡玩陶藝呀!

  他舉例很多人都認為畢卡索創作是繪畫,其實畢卡索畫最多的是立體的陶瓷創作,而且時間長達30年。為此,他堅信自己的志向,即使受外人指點他是素人或是業餘等等冷言批評,他仍堅持信念做自己想做「陶藝創作」這件事。

  路慶麟指出,民國39年出生鹿港,從小喜愛刻畫,但專科念的是土木科,後來接觸陶藝到台藝大進修工藝設計系,從此與陶藝生活工作。生平個展包括新加坡、大陸等海內外共有六次,聯展不計其數,由於陶藝創作起步晚,但在藝術修為上則堅持學養與情超。

  他說,起步晚如何迎頭追上?就一天當三天用,埋頭苦幹的實作!早期參與十大建設的工程工作,當時住在台中海線清水,每日搭車到大甲工作,已養成早起習慣,當時妻子也在工作,二人都是業餘陶藝創作者,只要有空閒時間就專注做陶藝,直到民國78年搬到太平成立工作室,漸漸走向全職投入陶藝創作。

陶藝家路慶麟、陳梅臻介紹泥編早期作品《皮包》(圖/陳惠玲攝影)
陶藝家路慶麟、陳梅臻介紹泥編早期作品《皮包》(圖/陳惠玲攝影)

創作之路轉向生活陶

  路慶麟說,當時和妻子陳梅臻說好要有心理準備!因為他要做全職陶藝創作,可能好幾年沒有收入,結果真的是好幾年呀!還好妻子有工作,兩人同心協力,夫唱婦隨,妻子工作閒餘時間也加入陶藝創作,他形容那段日子過得挺辛苦!直到民國84年成立「明園陶舍」傳授學生書法、陶藝等才藝,當時孩子都還在國高中求學階段,生活在陶藝的世界裡,雖然清苦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甘之如飴,就這樣熬過去了。

  路慶麟指出,陶藝史也是人類生活史,曾在台藝大進修時,一位日本老師告誡學生要做生活陶來養活你的創作。他說,長時間觀察真正做陶藝大型創作者能存活下來的,事實上沒幾個。

路慶麟生活陶近期作品《春》。(圖/陳惠玲攝影)
路慶麟生活陶近期作品《春》。(圖/陳惠玲攝影)

  「回憶早期有一次在文化局聯展,剛好一位中年婦人問:這東西是什麼東西?創作者說明這是做好看的,婦人回這好看嗎?當下在場的人啞口無言。」路慶麟說,這個提問給自己上了一課,認知陶藝不是做成大大的就是藝術,而是除了美感還要生活實用才能創造需求。

  談及小而美的生活陶創作,路慶麟指出,是與一群創作者同好們討論後的靈感而做出來的,與同好們亦師亦友,並無誰先誰後的輩分,創作是經過切磋後的認知完成的生活陶;於1996年受聘於漢翔航太公司陶藝指導老師,以及受聘於青年日報讀服部陶藝老師,可見當時的生活陶普遍被大眾接受。

路慶麟的生活陶近期作品,在茶罐上書法陽刻。(圖/陳惠玲攝影)
路慶麟的生活陶近期作品,在茶罐上書法陽刻。(圖/陳惠玲攝影)

《電瓦斯窯燒製鼓青瓷釉之研究》提供日後研究實驗的台階

  早期為了專研陶藝,路慶麟也到台藝大工藝設計系進修(當時的國立藝專)甚至完成藝術碩士資格,並走向複合媒材創作設計領域。路慶麟指出,去年底完成朝陽科大設計學院博士論文,以《電瓦斯窯燒製鼓青瓷釉之研究》通過博士資格,不僅為自己在陶藝用釉藥青瓷實驗找到創作的道路,也可提供有心研究青瓷實驗創作者的台階。

  路慶麟指出,陶瓷釉藥主要的分類是酸中鹼等三種特性,古青瓷只能中從考古資料中得知,年份從隋唐到明清時代,古青瓷在全世界博物館數量約90多件,台灣故宮就有25件,北京故宮有20件,古青瓷的稀少性與質感具有藝術價值;台北故宮曾做出第一次青瓷個展,前幾年從新聞得知一位企業家拿出一件完整的青瓷作品在國際拍賣,光是單價就超過七、八億元,也因此促成他想做這一方面的研究。

路慶麟用電瓦斯窯燒製古青瓷釉藥試片,以及在台藝大時期的茶碗作品,碗內有他的書法行草字體「天地」。(圖/陳惠玲攝影)
路慶麟用電瓦斯窯燒製古青瓷釉藥試片,以及在台藝大時期的茶碗作品,碗內有他的書法行草字體「天地」。(圖/陳惠玲攝影)

  他說,收集了100道古青瓷殘片的資料用化學分析轉換方式,再用電瓦斯窯燒製而成現代陶藝的試片,可以讓將來從事陶藝研究的同好用快速又簡單的方式進入基礎研究,隨意取一試片的釉藥組合,依據酸鹼度加減可以產生無數道的試片,這在研究上對同好而言是一項簡易又快速的方法。
路慶麟指出,試片樣本內容每一組釉藥燒製出二片,包括外觀是土色的陶片,成分含有氧化鐵或其他雜質成分;以及瓷片的成分是高嶺土,顏色是白的。同樣一組釉藥配方分別在陶片、瓷片所燒出來的色彩效果是不同的。

  他說,從構想到寫論文的開始其方向就已確定了,書面文字加上約有500片試片之實驗,前後共花費七年時間。

  論文寫出來後,路慶麟說他會持續做下去!無論是做釉色或畫青花、用刻的或編織造型等,製作過程中也牽涉到體力與時間,諸如大型泥編光做一個就要花費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年輕時體力可以熬夜甚至做到白天早上又正常去外面工作,現在年歲大過了六、七十歲以後,同樣做陶藝創作體力已大不如前,也頗為吃力。

路慶麟與陳梅臻雙人泥編《回紋》作品。(圖/陳惠玲攝影)
路慶麟與陳梅臻雙人泥編《回紋》作品。(圖/陳惠玲攝影)

路慶麟雙人陶藝-泥編

  談到陶藝泥編創作,可說是路慶麟與其妻子陳梅臻雙人合作的結晶,路慶麟負責胎體、釉藥、燒製,陳梅臻手工細膩負責泥編以及造型設計負責,作品諸如《回紋》、《福祿》,做工相當細緻典雅,墨青釉色顯得沉靜與莊嚴,整體美感富有濃厚的祝福象徵。

  陳梅臻指出,第一件泥編其實早已報銷!因為壞掉的機會太多個了!由於很難拿捏!燒出來後掉一根整個就不能用了!或是下底部沒有黏好時就崩掉了!剛開始做時失敗率高也因為壞很多個才進步的!

  路慶麟補充說明:這和陶土的乾、濕度有關,濕時可以,但是乾時容易斷裂開也就壞掉了!最後才抓住了對的技巧與方法!也因為這樣泥編的製作成本就高了!

路慶麟介紹環保玻璃創意商品。(圖/陳惠玲攝影)
路慶麟介紹環保玻璃創意商品。(圖/陳惠玲攝影)

環保廢棄玻璃的創意設計

  除了陶藝,路慶麟也玩玻璃設計,他手上拿了一件玻璃盤作品說,這是有一日看新聞報導後受到的創意啟發,內容是看到日本現在文創事業發展情形的報導,隔日學校的金工老師拿來二個酒瓶請他幫忙燒製,隔天他就把二瓶罐給燒出作品了。

  路慶麟指出,主要是用燒陶瓷的窯所燒出來的,過程中必須了解玻璃的溫度,才能設計出自己想要的造型,否則會熔化得太厲害或溫度不夠都無法做出這樣的作品。他說,這玻璃盤可用來做餐盤,廢物利用的玻璃瓶是個非常好的文創商品。

路慶麟早期作品陰刻《竹簡》。(圖/陳惠玲攝影)
路慶麟早期作品陰刻《竹簡》。(圖/陳惠玲攝影)

路慶麟分享藝術人生

  訪談尾聲,路慶麟表達感謝朝陽科大給予夫妻兩人機會,在工業設計系擔任陶藝與玻璃設計課程教學,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充分享受教學樂趣,尤其取得朝陽科大博士學位後將更加開拓出陶藝創作新歷程。

  路慶麟笑說他崇尚陶淵明的處世態度,就連工作室取名為「明園陶舍」都是與陶淵明連結,其陶藝創作之路沒有拜過名師,走上藝術道路等同走向自然,認為行事一向光明正大也不走後門,但名氣似乎與他距離遙遠,他指出,屋內貼在牆上的書法墨寶,內容是:「養生不受虛名缚,修德能將物望收,人到無求品自高」,笑說同好贈他的墨寶是知己!非常了解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