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陳惠玲編輯】
工藝中心消息指出,文化部「國家工藝成就獎」是臺灣工藝類最高榮譽獎項,其設立宗旨在於肯定並表彰長期致力於工藝志業且具卓越成就貢獻者,以「國家」榮銜來表達對獲獎工藝師的崇高敬意。剪黏大師陳三火藝師獲「2021國家工藝成就獎」殊榮,今(11)日在工藝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文化部長李永得親自頒發獎座及得獎證書,感謝陳三火藝師對於臺灣工藝的奉獻。
肯定剪黏藝師陳三火卓著貢獻
李永得表示,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就如同工藝界的「盟主」,陳三火藝師以即將廢棄的素材,用「我敲、我剪、我黏」的技術,成就令人驚豔的藝術品,他不僅是「屋頂上的藝術家」,也是一個「環保的藝術家」,尤其陳三火藝師提出「隨緣不隨我」,展現了他的藝術不僅是技法的表現,更到達哲學的境界,除了創造永續的作品,也讓廢棄的素材有了新的生命。
李部長特別轉達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於陳三火藝師得獎的恭賀,以及對於工藝界的重視,文化部將依照蘇院長指示於明年即展開各項系統性的計畫,以完整工藝產業生態鏈。
為台北當代工藝設計館火災一事 李永得向參展工藝家致歉
李部長在致詞時指出,上週工藝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發生火災一事,要向所有的參展工藝家表達最深的歉意,文化部深刻理解每一件作品對工藝家都如生命一般重要,對於當日消防單位所估算損失5萬元造成外界的誤解,文化部必須予以澄清。李部長強調,火災現場開放後,即到現場瞭解工藝家在火災中造成的損失,當場亦責成工藝中心不論火災鑑定結果,應即刻啟動各項修復、賠償等作業,「文化部一定會負起責任」,此外,文化部所屬各場館也應重新檢討各項安全措施及防護作為。
得獎藝師陳三火感言
陳三火藝師獲獎致詞時表示,從17歲開始爬上屋頂從事剪黏創作迄今50多年,走過半世紀的創作,在炙熱的太陽下或寒風刺骨中,都未曾放下持續創作的想法,雖然剪黏工藝曾經式微,仍堅持繼續創作與傳承,向更多人傳承剪黏的工藝之美,讓更多工藝家運用剪黏的技法走出不凡的剪黏工藝之路,感謝各位給予個人人生中這項榮耀的肯定。
評審代表說明
評審團代表木雕工藝師施鎮洋表示,得獎者陳三火藝師為泉派剪黏名師洪坤福一派第四代傳人,從事剪黏工作迄今已近一甲子,多年來創作不輟,在剪黏工藝領域不斷追求突破與創新,善用多元素材與技法,開創獨具創意且兼容環保概念「以摃代剪」的「敲擊隨緣技法」,以舊花瓶、酒瓶、陶罐等器物經自然敲破後的碎片為素材,為傳統剪黏工藝開闢新徑,讓原屬於廟宇建築構件的傳統剪黏,轉化而為更具藝術性的工藝創作品。
陳三火藝師除了在工藝技藝創新上樹立了令人難望項背的里程碑,亦致力於技藝傳習,開班授藝,培植後進,向世人傳達剪黏工藝之美。其於兼具傳統創新創作與志業傳承上均有卓越貢獻,因此,獲得「國家工藝成就獎」審查委員會的一致青睞。
陳三火藝師的作品遍及全臺多處傳統廟宇,有「屋頂上的藝術家」美譽,歷年來多次獲獎,備受肯定,包含2005年獲得南瀛桂花獎第三名及南瀛藝術獎工藝類優選;2007年獲選為「臺灣工藝之家」;2015年榮獲臺南市政府頒發「藝術貢獻終身成就獎」;2016年榮獲第22屆全球中華藝術薪傳獎;2020年獲文化部認定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剪黏工藝」保存者,是國家重要傳統工藝首位剪黏「人間國寶」。
今日出席貴賓包括政務次長李靜慧、評審代表施鎮洋、臺南藝術家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文欽、前臺南市文化局長葉佳雄、臺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以及歷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工藝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