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報導】

  進劇場也能成為學習場域!歌劇院消息指出,「藝起進劇場」創造了現場互動學習場域,歌劇院開放全臺國、高中師生報名參與,獲得迴響。於本月13日至14日的「藝起進劇場—戲劇篇」活動,在永豐銀行支持下,透過藝企合作方式,約有近826位學校師生報名,一起到歌劇院觀賞偶戲表演。

學生於現場學習布袋戲操偶手勢。(圖/歌劇院提供)
學生於現場學習布袋戲操偶手勢。(圖/歌劇院提供)

  藝術總監邱瑗表示:「每一次看到孩子們專注看表演且充滿歡笑的表情,都讓我在心中讚嘆表演藝術強大的魔力!我們希望歌劇院能成為青少年在校園以外的學習場域,走出教室體驗各種藝術的美好,開拓美學視野,與沉浸在欣賞表演藝術的樂趣」。

「藝起進劇場—戲劇篇」邀請真快樂掌中劇團

  真快樂掌中劇團在傳統中嘗試創新,劇中使用類似廟會陣頭「公背婆」的半身偶形式演出最為吸睛,顛覆觀眾對布袋戲的認知與想像。

  今年「藝起進劇場—戲劇篇」邀請傳承3代的掌中戲劇團—真快樂掌中劇團,以充滿生命哲思的作品《My Puppet My Life》。故事從劇團第3代傳人柯世宏的成長背景、生活經歷、與阿嬤(臺灣第一位布袋戲女演師江賜美)的親情連結,以及對布袋戲的期望為靈感,建構台前與台後生命迭起的精彩故事。

  「藝起進劇場」以3階段表演藝術體驗讓青少年輕鬆且深入學習,首先在進劇場前,讓老師事先在課堂以影片輔助介紹布袋戲的行當及教學示範,引導學生模擬影片中的角色,學習用聲音讀出四唸白(定場詩),搭配歌劇院製作的「劇場線上導覽」,充實劇場小知識;最後在觀賞演出利用演後學習單加深學生的學習深度與知識連結。

  除此之外,歌劇院藝企夥伴永豐銀行還特別設計「理財小學堂」,由永豐理財志工帶領學生玩闖關競賽,在遊戲中學習理財觀念。

學生參與歌劇院導覽周邊活動。(圖/歌劇院提供)
學生參與歌劇院導覽周邊活動。(圖/歌劇院提供)

  邱瑗指出,「藝起進劇場」5年來已有超過150所國中小、高中近12,000名師生參與。2020年起,調整為每年舉辦8場,以學校為單位,免費報名,期待藉不同類型的表演藝術演出讓青少年無門檻進入表演藝術的世界。她表示,感謝學校和企業支持,讓劇場不只是劇場,更是一座學習的遊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