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記者林志毅報導】
社團法人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以下簡稱PAVI),提供視覺損傷兒童早療服務22年,今天北、中、南三地教室共有17位畢業生齊聚一堂,除展現學習成果,也以精彩才藝慶祝即將邁入下一個學習里程。
PAVI以視障兒童亟需的專業服務在南部深耕10年,是南部第一個且目前唯一的提供視障兒童早療服務的場所,畢業於高雄教室的一、三屆學長姐特地出席獻上祝福,勉勵弟弟妹妹持續探索、勇敢跨步。
PAVI理事長袁秀玲感謝保力達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支持,能陸續成立北、中、南早療教室不容易,也恭喜小朋友與家長達到上小學這個階段。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特別出席畢典,表示台北市身障特教生約一萬四千人,亟需融合教學,有視覺損傷的學生則約130位在一般的學校,重視特教是政府應該表達的態度,感謝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投入早療領域長達22年,並栽培視障音樂、藝術人才,也感謝民間這麼多團體支持協會,讓政府能與協會攜手關懷這些孩子。
寶貝、家長與老師配合,成長飛速
畢業活動的一大壓軸,是患有腦性視覺損傷的畢業生小航(化名)的贈畫,他的視界,就像是蒙上一層馬賽克,現在已經學會如何看懂自己的名字!小航將畫作送給長期支持、關愛視障幼兒的「財團法人保力達公益慈善基金會」,讓畢業童樂會的意義更加溫馨,也顯示家長和專業師資配合的成效,讓孩子飛速成長。
保力達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李權哲很榮幸代表基金會參加溫馨的畢業典禮、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的時刻,保力達一直為台灣社會「明天的氣力(台語)」而努力,和早療教室長期奉獻心力的目標不謀而合,他勉勵畢業生:不要害怕困難、保持好奇心和做一個善良的人,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陪伴學習成長,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今年小畢業生們,每個奮鬥歷程都令人感動!原本一出生是健康的緯緯(化名)因意外導致多重障礙,在智力、視覺及肢體動作都有困難,父母沒有放棄,積極為他找到PAVI視覺損傷兒童早療教室,也成為神隊友,與老師一起協助他安排療育課程,讓他能順利銜接上小學。
小芸(化名)出生即罹患心智、視覺、動作等較嚴重的障礙,老師考量小芸視覺能力不佳,建議要善用聽覺優勢及提高觸覺回饋來學習,媽媽則在教室指導下學習製作多感官觸覺書,讓小芸很喜歡操作!現在的小芸,可用不同的聲音表達想法,也可以讓大人兩手帶著走路。
住在桃園的凱凱(化名),因先天性罕見疾病導致視障重度,家中僅有外婆協助經濟及教養,不避責的外婆對教室提供的各項服務資源總是努力配合,讓凱凱累積了許多能力,現在的凱凱不僅知道如何運用剩餘視覺,也學會摸讀點字、打珠算、彈鋼琴,今天也進行鋼琴表演,展現他對音樂的愛好。
看見孩子優勢,整合學習資源
PAVI早療服務部主任林佳琪指出,早療教室會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整體發展,並隨著年齡設立階段性目標以提升理解力,「唯有父母運用孩子優勢做學習,才能真的幫助到他們。」專業的視障早療服務,除了提升孩子各項能力發展,也以孩子需要的家訪校訪、定向行動、生活自理能力、親職講座、連結在地的服務資源等,給予家長繼續前行的力量。
別擔心未來!前三屆學長姐蒞臨祝福
今天,出席童樂會的大學長彥銘,是高雄教室第一屆畢業生,今年順利考上台南一中,媽媽說家住台南,最初是到台中早療教室上課,後來高雄成立教室才就近到高雄,真心感謝PAVI與保力達基金會對早療的重視;第三屆畢業的學姊萱羿則就讀北港國中,她透過演奏自創曲《夢想成真》勉勵學弟妹逐夢踏實、勇敢追夢。
而PAVI早療服務至今,幫助超過1,200位視損幼兒及家庭,在成績斐然的同時,也感謝奉獻服務已逾20年的教師李淑娥、吳致葦。PAVI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孩子的視覺評估與訓練等問題,讓孩子的視覺需求及早被發現、及早接受療育。
相片提供: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